处置问题线索15514件,立案3949件,处分4707人,严肃查处张晓江、袁国圣、杨钟馗等59名市管领导干部。
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015件、处理1644人、党纪政纪处分866人、通报曝光1992人次,分别同比增长125.6%、162.2%、141.9%、128.7%。
首轮巡视剑指扶贫领域,深入发现突出问题209个,发现涉及75名市管干部和873名其他干部的问题线索。
……
这是我市2017年向全市人民交出的正风反腐答卷。2017年以来特别是7月中央作出调整市委主要负责人的决定以来,我市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标对表党的十九大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王”思想遗毒,扎实推进中央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惩恶,一刻不停歇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纠正“四风”一刻不松 名片越擦越亮
日前,市纪委在媒体上通报曝光潼南区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区长袁国圣违规收受礼金问题,武隆区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张晓江挥霍浪费公款、长期占用公车等问题。像这样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已成常态,在重锤连敲中持续释放出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去年初,中央第十一巡视组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指出,我市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市委高度重视,特别是去年7月中央作出调整市委主要负责人的决定以来,直面问题,对前期整改落实的力度、精准度和效果进行再评估,查漏补缺,对号入座,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按照市委统一安排,市纪委迅速行动,针对突出问题,出台了“1+3”工作方案,“1”即“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整治‘四风’的总体方案”,“3”即违规公款吃喝、违规收送“红包”礼金、违反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进行专项治理的3个子方案。一场作风建设攻坚战由此在全市拉开。
从一个个机关食堂查起,从一张张发票查起,从一次次公车出行记录查起,纠微治细,即使看上去“细枝末节”,也一律深挖细查、一抓到底。
尽管发票上写的是“米”“油”等慰问品,报销时还附上了慰问方案,但是,渝北区市政园林局违规用公款购买高档白酒的事情,还是没能蒙混过关,被大数据揪了出来。
为深入整治“四风”问题,去年10月,市纪委通过整合市国税局发票底账系统和公安、交通执法部门监控系统的数据资源,建立了“四风”问题线索智能筛查比对系统,智能抓取机关事业单位可疑发票信息,以及全市公务用车到景区、离渝、节假日异动等数据信息,发现问题线索。
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还建立区域性大数据平台。渝中区建成廉情大数据平台,对党员干部作风情况进行“画像”“把脉”;江北区搭建智能监察平台,深挖隐性“四风”问题;市纪委驻市检察院纪检组运用智慧检务平台,强化实时监督。
狠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同时,绝不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市委从自身做起,身体力行,带头转变作风,带头履责压责,努力形成以上率下抓作风建设的强大声势。“提倡开展蹲点式、解剖麻雀式调研”“特别要对脱贫攻坚工作任务较重的地方加强调研指导”。党的十九大后,《中共重庆市委常委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意见》印发,31条意见对常委会成员提出了更细更具体的要求。五届市委首轮巡视着力发现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瞄准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四风”问题新动向,发现了一批主体责任缺失、作风不实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责令相关党组织严肃整改。
市委领航,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紧随其后,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市纪委专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工作方案》,列出重点整治清单,出台对应举措。市纪委领导同志带队不打招呼、直奔区县进行明察暗访,查找“四风”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这是典型的官僚主义作风。”去年11月26日,巫山县大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勇在组织召开群众扶贫工作座谈会中,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深入了解,不作耐心解释,强行按住群众头部要求鞠躬道歉、承认错误,并伴有言语威胁等不当行为,造成恶劣影响。该县收到问题线索两天后,陈勇就受到了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降为正科级非领导职务。市纪委对陈勇违纪案进行通报,要求各级党委以此为鉴,举一反三。
惩治腐败半步不退 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去年1月21日,市纪委发布消息:武隆区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张晓江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审查。
这一天,正值市纪委全会召开,会议强调要把执纪审查重点放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上。
有网民评论称,市纪委“一边开会,一边打虎,工作力度大啊”。
经查,张晓江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党的六大纪律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政治上不忠诚,经济上贪婪,道德上败坏,严重破坏当地政治生态,是典型的不收敛、不收手的一棵“烂树”。
拿下张晓江只是2017年“打虎”的开始。一年内,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董荣华,重庆市工商联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杨钟馗等59名市管领导干部纷纷落马。各地各部门也查处了一批在本地区本系统有影响的严重违纪案件,持续彰显了反腐败高压态势的坚决态度和坚定决心。
去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通过 “大数据”平台实时比对信息,精准定位,追回外逃人员25人,超过前两年总和。
“老虎”要露头就打,“苍蝇”乱飞也要拍。
据统计,去年,全市共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689个,处理2688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1469起,其中扶贫领域腐败问题518个,处理940人,通报曝光460起。
“套取生态扶贫移民补助、骗取扶贫产业发展资金、违规实施扶贫项目、滞留扶贫产业发展资金、优亲厚友、违规办理农村建卡贫困户、在扶贫工作中收受他人财物……”一个个具体详实的案例背后,是市纪委 “多轮次、滚动式” 线索督办的持续发力。
多轮次、滚动式,是去年以来我市解决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的经验总结。边查边收集,查完一批、收集一批、再查一批,长期坚持,直到问题彻底解决、群众满意为止。
各地也主动挖掘线索,对症下药,因病施治,从源头遏制“微腐败”。綦江区建立民生监察平台,大足区探索建立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报告制度,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逐步延伸、拓展。
蝇贪成群,其害如虎。更让人深恶痛绝的是欺压百姓的“村霸”。
“低保不是该由困难群众申请吗?可他的亲戚不符合条件却享受了。”垫江县新溪村村民对该村原党支部书记周礼亚的所作所为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他很霸道,欺行霸市,横行乡里,不讲规矩,一手遮天。”
这一切终于在去年7月结束。周礼亚因存在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侵害群众利益、强买强卖等违纪违法问题被严肃查处。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周礼亚被铲除,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信赖,当地社会风气好转,党群干群关系得以恢复。而这,正是各地将扫黑除恶同反腐败相结合,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写照。
纪律建设不断加强 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去年8月,市委印发《重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办法(试行)》《重庆运用“第一种形态”开展谈话工作规程》,从制度层面明确运用“四种形态”的实践路径、转化要求,为准确把握运用“四种形态”提供了制度遵循。
“办法”和“规程”印发当天,城口县纪委干部就开始“啃”了起来。“以前没有清晰标准的规范,处理起来容易让人不服气,遇到形态转化时无从下手。现在好了,有了这个秘籍宝典,我们只需要照单施工。”
运用“四种形态”有依据,执行不再难。各地运用“办法+规程”望闻问切,看病开药,防病于未发,治病于初起,彻底医治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病症,坚决切除滋生在党的健康肌体上的毒瘤。
据统计,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批评教育、谈话函询等方式处理12331人次,占71.1%;给予党纪轻处分和组织调整3336人次,占19.3%;给予党纪重处分和重大职务调整900人次,占5.2%;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761人次,占4.4%。实打实的数据表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绝不是一句空话。
制度和思想,一刚一柔,同向发力,方能标本兼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开展监督执纪时,不满足于“一查了之”,而是让反面警示与正面引导有机融合,治病树、正歪树、护森林。
查处一案教育一片。市纪委充分利用拍摄警示教育片、发放忏悔录和剖析报告、督促案发单位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等形式开展多样的教育提醒,让党员干部受到的警示更加入脑入心,歪风得到抑制。
“这些违纪人员痛彻心扉的忏悔,直击我的内心,警示我必须绷紧纪律这根弦,做到戒在心中、律在行前。”一位学员在党校课堂观看了市纪委采编的警示片后感慨。
反面警示教育的同时,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多种形式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发挥先进典型引领示范,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市纪委在风正巴渝网站专门开设“红岩故事”“勤廉风范”等专栏,用生动的故事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以綦江区农民版画为载体,开展“走进新时代,我们的好家风”展览。荣昌、合川等区县深入挖掘喻茂坚、陶行知等当地名人清廉事迹和优良家风,倡导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市纪委出台了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实施办法“1+22”制度等规范权力运行,开办了跟案学习的执纪审查“铁军”培训班,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保证纪检监察队伍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同时,坚决清理门户,全市立案47件,处分48人,组织处理279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当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按照中央、中央纪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在市委的领导下,担负起纪委监委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不松劲、不停步,重整行装再出发。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中共重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重庆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重庆市监察委员会,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备案序号:渝ICP备07000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