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纪委的精准监督,我们的粮食补贴款恐怕再也回不来了。”四川省叙永县马岭镇村民刘成玉对记者说。
日前,叙永县纪委在马岭镇召开违纪资金清退会,通报查处了该镇有关案件,违纪当事人公开检讨。随后,30名群众依次签字领到了这份迟来8年的粮食补贴款,共计10392元。
清退的是违纪款,赢得的是民心,换来的是群众实实在在的口碑。习近平总书记的郑重承诺犹在耳畔: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不留“锅底”,没有退路。脱贫攻坚涉及千家万户,要打赢还要打好攻坚战,前方依然有重重困难和挑战,其中就包括如何对巨额的扶贫资金进行有效监管,防止欺上瞒下、虚报冒领、盘剥克扣、截留私分、优亲厚友等腐败行为发生。
中央纪委决定从2018年到2020年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各地各部门迅速跟进,一个个腐败问题被查处曝光,形成了有力震慑。
认清“腐”样 有的放矢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信义镇马家沟村党支部原书记贺飞飞在协助信义镇政府实施养殖扶贫项目过程中,虚报144只羊,骗取扶贫资金7.2万元用于个人支出。
江西省寻乌县南桥镇罗陂村党支部原书记谢明红利用职务便利,截留2户村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和8户村民土坯房改造建房款共计12.21万元。
……
4月2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曝光专区”发出了2018年度第一次通报,集中曝光了24起典型问题。
纵观各地查处的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可以看出该领域违纪形式多样,通过虚列项目、编造虚假材料或冒用他人名义骗取扶贫资金的有之;通过各种方式将专项扶贫资金挪作非扶贫用途的有之;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侵占扶贫资金的有之;借办理扶贫事项、扶贫资金分配之机违规收费的有之。
从违纪主体看,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大多发生在基层,违纪人员既有村干部,也有乡镇、站所干部,还有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和有关职能部门。但镇、村两级比较集中。2016年,中央纪委通报扶贫领域突出问题325起,有86%涉及镇、村干部;2017年533起,镇、村占79%。
从违纪金额看,“蝇贪”微腐败和“小官大贪”并存,前者居多数。从资金项目看,主要涉及社会救助、危房改造、扶贫创业就业、公益林补助、救灾款等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小官大贪”与“抱团贪腐”交织,如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农商银行采取编制虚假贷款材料等方式,与赣榆区扶贫办、财政局共同套取扶贫资金2073万元。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扶贫项目的多样化,一些腐败新动向需要引起警惕。如利用企业扶贫等套取扶贫资金。浙江省瑞安市高楼镇软山村党支部书记金显鹏、村主任吴炳银以瑞安市绿景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名义,虚构扶贫项目和套取扶贫资金予以私分。
利用科技、金融手段挪用扶贫资金进行赢利。如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民政局救助管理站原站长陈造林贪污挪用慈善总会账户资金467.09万元,用于网络赌博和期货交易等营利活动。
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的发生,大都是因为一些地方制度的漏洞让图谋不轨者有机可乘。从各地大大小小专项督查报告中可见,一些地方对个别村(社区)存在的扶贫项目“拼盘”、多头申报等现象监管不力、发现不及时,违反专项扶贫资金申报相关要求;一些地方存在扶贫款发放清单涉嫌虚假代签、政府部门在要素不全的扶贫项目文书上盖章同意、有关扶贫工作的台账资料不全、会计凭证缺失等问题,资金安全风险较大。
而一些党员干部的“一己私欲”,则是其突破底线的根本原因。有些干部为民服务宗旨意识淡薄,没有把解民忧、谋民利作为扶贫工作的出发点,没有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为扶贫工作的落脚点;有些干部法纪意识不强,存在侥幸心理,面对扶贫资金贪图私利,在利益诱惑面前向扶贫“奶酪”伸出“黑手”。
严惩不贷 严肃查处
“严惩不贷,严肃查处。”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提出要求。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查处扶贫领域失职失责和腐败问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对觊觎贫困群众“救命钱”的行为亮剑严惩。
浙江省在开展扶贫领域精准监督过程中,充分发挥巡视巡察的“利剑”作用。如该省东阳市抽调纪检、农办、财政等单位人员成立专项巡察组,秉持“见人、见项目、见资金”的原则,走村入户,重点发现和查处扶贫领域中“雁过拔毛”、虚报冒领、克扣侵占强农惠农专项资金、扶贫资金等问题,揪出了一批动扶贫“奶酪”的害群之马。
北京市纪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西藏自治区纪委、青海省纪委、内蒙古自治区纪委、河北省纪委联合印发《北京市与五省区纪检监察机关协同推进扶贫协作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机制》,在日常监督、巡视巡察、专项检查、督促整改等方面加强协作配合,开展联合检查、合作核查。
四川省泸州市运用科技手段精准监督。该市建设大数据分析平台,针对扶贫领域“农业产业”“异地扶贫搬迁”等23个专项扶贫项目,汇集公安、住建、农业等部门提供的人员身份、户籍信息、家庭收入等基础数据,依托专用软件,开展数据收集、比对和研判,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线索。
雷霆手段下,“纪委监委绝对是动真格的”成为普遍共识。各省纪检监察机关一季度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数据就是最好的佐证:云南排查问题5432个,问责单位或党组织14个,处理1524人;重庆处理问题294件,处理504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50人;青海处理干部217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3人;安徽查处问题578个,党纪政务处分525人,移送司法机关18人……
“重拳问责,既能震慑不收敛、不收手的领导干部,也能继续扩大扶贫领域反腐成果。”北京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如是评价。
在严厉惩治的高压态势下,一些一时糊涂的党员干部幡然悔悟,及时收手,主动交代问题。如湖南省保靖县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专项巡察仅3天,就有68人主动上交款物。
管好资金 源头治理
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治理的关键还在制度,正如山东省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副教授季东晓说,必须落实制度设计与工作程序,特别是扶贫资金分配、拨付、使用制度,扶贫项目审批、招投标、监管、验收制度等。
5月9日至10日,国务院扶贫办在陕西省宝鸡市举办全国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资金监管培训班,对各级扶贫部门抓好扶贫资金项目库管理完善、公告公示制度完善、扶贫资金管理使用问题整改、扶贫资金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等扶贫资金项目管理重点工作提出要求和予以指导,切实解决扶贫资金项目监管“最后一公里”问题,要求各级对发现和查处的问题进行跟踪督办销号管理。
各级党委和纪委切实担起“两个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强化对乡、村干部的教育管理,加强对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扎紧制度篱笆、织密监督笼子,盯紧人、盯牢钱、盯住事,确保扶贫政策落实到位、扶贫资金发放到位。
四川省将扶贫资金纳入平台监管,创建了以“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系统为依托,以会计服务为抓手的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新模式,有效解决村级财务管理能力“低、宽、松”问题。
为加强财政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项目管理水平,青海省同仁县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原则,进一步强化举措、完善制度、严明纪律,重点规范了五个方面的制度建设,并与各乡镇签订了《扶贫专项资金管理责任书》,确保扶贫资金精细化管理和安全规范使用。
浙江省天台县针对基层扶贫情况复杂的实际,制定扶贫资金使用流程图,出台《村级干部权力清单》,规范扶贫领域“小微权力”运行,并严格执行《村居干部“五不”承诺制度》,要求全县所有村居干部签订承诺书,从源头守好“防线”,确保每笔扶贫资金都安全、高效、干净地到达贫困户手中。
此外,扶贫领域存在的腐败问题,与各地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关系密切。庄德水建议,党风廉政建设与精准扶贫工作需要同步推进,脱贫攻坚推进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就要跟进到哪里。
治理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必须靠全社会的力量,在强化社会监督的同时,各级党委、纪委和广大党员干部更要有力有为,对腐败问题绝不姑息、迁就,让党中央的好政策真正落地见效。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中共重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重庆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重庆市监察委员会,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备案序号:渝ICP备07000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