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五年制定法规42部 “小快灵”立法精准解决问题_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浏览器打开

(欢迎您)注销

市人大工作巡礼·立法篇 | 重庆五年制定法规42部 “小快灵”立法精准解决问题

发布时间:2023-01-11 21:22
发布时间:2023-01-11 21:22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共制定法规和法规性决定42部,修订法规22部。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裕锟 摄

城市养犬每户最多不超过两只、二次供水应当交由城市供水企业维护管理、建立起红色资源保护责任人制度……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任期以来,我市地方性法规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批围绕高质量发展、改善民生和社会治理、生态环保重点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的立法项目不断出台。

五年来,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共制定法规和法规性决定42部,修订法规22部,单独或集中修正法规66部,废止法规31部,审查批准自治县单行条例9部。

加强经济领域立法

为高质量发展助力

“五年来,我们制定和修改了标准化条例、社会信用条例、科技创新促进条例、道路运输管理条例、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办法、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等一大批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的重要法规。”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高质量立法,有效发挥了地方立法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化增长动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市人大常委会还注重处理好改革“变”与立法“定”的关系,先后针对“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机构改革调整等重大决策,牵头开展法规专项清理,区分不同情形提出修改和废止法规的建议。

“提请废止的盐业管理条例、查处无照经营行为条例等法规,适应了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的要求。”该负责人表示。

抓好惠民立法

持续改善民生和社会治理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人民群众法治需求和关切期待,努力使为民立法更有温度。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审议通过了中医药条例、全民健身条例、人力资源市场条例、公共汽车客运条例、红十字会法实施办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施办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法规,努力通过立法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及时推动出台关于依法全力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2022年,推动慈善条例及时出台,并在统一审议阶段对法规草案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重点补充完善了慈善组织义务、个人求助条件、媒体开展慈善公益宣传责任等制度,充分发挥“慈善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推动慈善事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

及时修改城市供水节水条例,对供水水质、应急供水、二次供水等提出了新要求,进一步保障了广大群众的用水健康和生活需求。

在养犬管理条例统一审议阶段,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论证、网络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广泛倾听主管部门、社会组织、基层群众、宠物诊疗机构等方面意见建议,对限养犬只数量、犬只个体识别、犬只登记等群众普遍关心的制度安排作了进一步完善。

抓好环保立法

解决生态环保重点问题

市人大常委会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理念融入到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的全过程各方面。及时牵头对涉及生态环保的所有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开展全面清理,对清理出的28部法规逐一分类处理。

制定和修改了河长制条例、节约能源条例、植物检疫条例、野生动物保护规定、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城市园林绿化条例、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等法规,努力为生态“留白”、给自然“添绿”,为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提供有效的立法支撑。

出台《关于加强广阳岛片区规划管理的决定》,立足对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的“双重保护”,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让人们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坚决扛起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重大责任,强化“上游意识”,担当“立法责任”,先后推动制定和修改了水污染防治条例、湿地保护条例、长江防护林体系管理条例、关于促进和保障长江流域禁捕工作的决定等与长江保护与修复紧密相关的法规,切实用法规制度保障“一江碧水向东流”。

抓好弘德立法

强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立法,突出弘德立法时代主线,努力使法规体现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公民的价值准则。

本届初始之年,及时起草《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立法工作的实施方案》,探索建立弘德立法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立法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主要措施,并就市委相关文件提出的55个重点立法项目明确立法指引、制度重点、起草责任部门、推进时间预安排等要求。

在立法实践中,遵循和把握宪法宣誓实施办法、国旗法实施办法、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等各项立法的特点和重点,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明确肯定的行为模式和规范精细的判定标准,进一步以法治增强道德底蕴、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如制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优化固化历史文化资源普查、预先保护等制度机制,将城市更新路径由“拆、改、留”变为“留、改、拆”,努力延续重庆悠久历史、厚重人文。2022年,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以法治之力赓续红色血脉,确保红色资源保护传承规定这部“小切口”的法规及时出台,着力将全市红色资源的调查认定、保护利用、传承弘扬等活动纳入法治轨道。

抓好协同立法

助力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

围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积极探索区域协同立法,及时出台《川渝人大法制工作机构协同立法工作办法》,明确专班推进立法、日常沟通联络、联合实地调研、立法计划编制情况适时通报等工作机制,为协同立法模式创新、方式优化、项目对接等奠定了制度基础。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作为川渝两省市首个综合性的协同立法项目,较好实现了重要制度有机对接,共有30余个重要条款从市场、政务、法治“三个维度”作出相同或相近的规范,明确了统一政务服务标准、加强执法司法联动协作、加强毗邻地区合作共建等系列重要制度安排。

积极探索嘉陵江流域协同保护立法,兼顾两省市实际,坚持守正创新,首次尝试“重庆决定+四川条例”的协同模式,针对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共标、共建、共治、共管等问题作出有效管用的制度安排,较好处理了协同立法“小切口”与“大块头”的关系。

2022年,牵头推进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协同立法,着眼推动构建互联互通、管理协同、安全高效的铁路基础设施网络,不仅在管理规范、执法要求等方面基本保持一致,还专门规定了川渝铁路安全管理协作的具体工作机制,强化安全协同联动,共建安全管理体系,推动形成监管合力。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 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