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国际化大都市_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重庆要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加快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国际化大都市。
就此,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市级部门负责人、区县负责人,围绕如何推动数字赋能超大城市治理体制机制变革重塑,提升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平台贯通实战能力,构建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建立“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迭代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全面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以数字赋能智慧城市建设
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赋予重庆的重大任务,也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必答题。
对此,邹勇谈到,重庆将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主动把社会工作融入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创新实践,坚持以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改革为牵引,更加突出多元共治、数字赋能、精准精细、价值引领,努力交出助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高分答卷。
邹勇说,要合力打造“大城智治”新样板。重庆将坚持数字赋能城市治理体制机制变革,依托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协同推动镇街职能体系和“141”基层智治体系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平台、数据、应用、体制机制一体贯通,全域推广“一表通”“一键报事”等典型应用,推进智慧社区建设,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各种灾害易发,给城市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宋平说,在此背景下,建设韧性城市是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重庆这类超大城市建设管理的重大课题。
宋平介绍,市应急管理局将增强应急救灾能力,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在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前置救援队伍,强化物资储备和实战演训;加快上线“数字应急·自然灾害防减救”等综合应用开发,把数字化一体化贯穿到应急管理的全过程,促进各领域工作体系重构,业务流程再造,体制机制重塑,增强数字应急赋能。
黄茂军说,渝中区将围绕打造“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现代化治理新高地”,紧扣数字重庆“1361”整体构架,深化区、街道两级中心协同工作格局,实时监测城市体征指标、全面归集城市数据,在运用数字化手段精准掌握各方面情况基础上,积极构建“多网融合、一网统管”智慧治理体系,层级贯通、上下联动、无缝衔接的“区—街道—社区”运行体系,进一步推进智慧政用集约化、智能商用高效化、智享民用便利化,加快实现综合集成、多跨协同的整体智治新局面。
以“大综合一体化”构建综合治理新格局
“大综合一体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治理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重庆将如何建立“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又将怎样推进韧性城市建设?
邹勇说,重庆将协力构建“大城共治”新格局,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导向,协同健全“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持续推动信访工作和社会工作相融互促,迭代优化三级权责事项清单,探索构建“两企三新”、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深度参与城市治理机制,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加快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
宋平说,市应急管理局将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推进“防”和“救”两大业务。一是加大统筹力度,强化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行业管理部门组织指导、地方政府属地管理的应急管理行政体系,坚持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向下发力,向基层末梢延伸。二是强化防灾举措,“防”是最好的“救”,加大对重庆全域城市道路、桥梁、防洪防涝系统等的隐患排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开发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实时监测报警系统,科学合理规划应急避难场所,健全城市安全预防体系。
目前,市应急管理局已选定2.9万余个临时避难场所;在城市下穿道等低洼易涝道路开展实时监测报警试点;开发气象预报报警系统,实现对102万名各级各类应急责任人的精准靶向预警,为城市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黄茂军表示,渝中区将聚焦强化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全链条协同,加快完善急用先行领域统筹运行管理机制,探索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一体化发展模式,加快构建职能清晰、队伍精简、协同高效、机制健全、行为规范、监督有力的行政执法新格局,推动城市治理从条块分割向整体协同转变。
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是城市的鲜明标识和精神支撑。
邹勇表示,重庆将倾力绘就“大城精治”新画卷,聚力共筑“大城善治”新图景。
具体来看,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和城乡社区这个平台的作用,运用好“四下基层”制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好“民呼我为”“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培育壮大社区工作者队伍,深入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高水平建设基层治理研究中心,健全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不断提高城市基层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把民生服务做到老百姓心坎上。
同时,着力健全完善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创新志愿服务“助力”“暖心”“强基”三大工程,实施党建引领“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融合创新示范项目,加快构建“15分钟志愿服务圈”,打造向上向善的“志愿之城”,为城市治理注入动力活力,让城市更有人情味、烟火气。
“我们将坚持以文兴城、以文化人,更好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教育人、感召人。”黄茂军称,渝中区将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持续擦亮“行走的思政课”品牌,提档升级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精心打造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广泛开展“渝中有礼”等文明教育品牌活动,巩固拓展全国文明城区建设成果,全面营造人人争做良好道德风尚建设者、社会文明进步推动者的浓厚氛围。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